重生的羌绣
来源:中国经营报 文章作者:彭戈 |
5月12日。 一大早,阿坝州妇女就业羌绣帮扶中心的项目执行主任颜俊辉就开始筹备当日举行的祭奠汶川大地震三周年的影像展,地点在成都著名的景点宽巷子24号锦华馆。影像展以地震后夕格羌人迁徙为主题。 羌绣帮扶中心是“5·12”大地震后在四川涌现出的上百个NGO组织之一。三年之后,当大多数草根NGO已经逐渐消失在民众视野中时,羌绣帮扶中心却越来越显著地出现在各种场合。 “我们坚持下来,活下来了。这证明当初我们采用公益事业商业化运营模式的决定是正确的——虽然一点点做起来很困难。”颜俊辉看着锦华馆里四处陈列着的精美羌绣作品,眼神里有一种骄傲。 羌人之变 自称“尔玛”的羌族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一个古老民族。主要聚集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和绵阳市的北川、平武一带。现有人口约30万人。 这个“云朵中的民族”常年居住在川北连绵的群山之中,至今仍然保持着古老的原始宗教和传统习俗。但三年前的大地震,让羌人族群遭受了前所未有的重创。大地震几乎涵盖了四川所有的羌区,家园损毁,亲人流离,上万个羌族家庭在地震中解体。 家住阿坝州茂县凤仪镇南新镇的王芙蓉仍然记得地震之后的惨痛:“家里的房屋倒塌了一半,余震不断,地没有办法种了,蔬菜也不能卖了。大家每天只能守在帐篷里,什么都干不了。”本不宽裕的生活在地震之后一下变得无比拮据;对未来的茫然,让这位羌族女人不知何去何从。 而这时,高屯子、颜俊辉一对来自成都的夫妇也逐渐关注到地震之后羌人的困境。 地震之后,夫妇二人和朋友一道,数次前往阿坝灾区,带去了7吨救灾药品。在阿坝羌区救灾的过程中,他们目睹了灾后羌民艰难的生存状态。 “我们觉得该做些什么。不是一时的,而是能给羌族灾民提供一个比较长久支持的那种。”高屯子回忆说,当时一群朋友为了这个问题商讨了很久。 颜俊辉此前已经和朋友创办了一家文化产业公司,震前经常前往阿坝一带。她想起了以前为汶川县做的一份关于羌绣的文化创意产业策划。 羌绣作为特色鲜明的羌族民间工艺艺术,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其构图、针法、配色都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最重要的是它作为一门艺术,已经融入到每个羌族妇女的生活中,她们从小就在学习羌绣。”高屯子和颜俊辉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用创意性的设计和商业化的运营,让羌绣走出大山,进入日常人的生活。让灾后的羌族妇女能通过代代相传的手艺,实现就业。”在高屯子夫妇看来,像这样“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方式,是对灾后羌民最适合的救助模式。 在灾区救援的过程中,高屯子夫妇与慈善组织“壹基金”建立起了联系。高屯子夫妇的“羌绣帮扶计划”得到了“壹基金”的认可和支持。 2008年7月底,“羌绣帮扶计划”正式启动,一个月后帮扶中心在阿坝州民政部门完成注册。 在颜俊辉看来,羌绣帮扶计划是一项长期、持久的灾后重建援助计划和民族文化保护工程。“首先是广泛发动灾区妇女从事羌绣手工劳动,鼓励和帮助其就业,自力更生、生产自救。同时,帮扶计划的实施,将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羌绣文化进行保护和拯救,促进羌绣艺术的产业化发展。”而要实现这两点,在高屯子夫妇看来,“羌绣帮扶计划”这一公益性项目只能通过商业化途径进行推动。“这是我们一开始就意识到的,只有这样才能保持项目的可持续性。在这一点上,帮扶计划和很多民间NGO项目的操作模式不一样。” 艰难的摸索 虽然此前也从事过文化类的商业运营,但在项目开始实施之后,颜俊辉很快发现,自己在文化产业公司的管理经验很难运用到这一项目上来。 按照帮扶中心的设计,这一公益项目采用“帮扶中心+帮扶站+帮扶点+农户”的模式。帮扶中心进行羌绣作用的创意设计、管理和运营。而基层的绣娘则通过帮扶站点的培训,利用帮扶 |
·上一篇文章:锦衣幕后的手工大师 |
·下一篇文章:无 |
相关新闻
·羌绣:羌族民间艺术的一朵奇葩 |
佚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