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织绣收藏旧时女红好温馨

来源:四川日报   文章作者:佚名


  织绣,是在绸缎、布帛和现代化纤织物等材料上,用丝、绒、棉等各种彩色线,凭借一根细小钢针的上下穿刺运动,构成各种优美图象或文字,它是我国优秀的民族传统工艺之一。在目前的拍卖市场,织锦、刺绣、缂丝已成为织绣拍卖领域中的“三大主力”。织绣虽说一直是收藏市场上的佼佼者,但由于不易保存,所以历经千百年而留存下来的数量较少。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把收藏投资的注意力转向织绣,其市场也随之升温。在2004年中国嘉德春季专场拍卖会上,一件清乾隆御制的《钦定补端石兰亭图贴缂丝全卷》,以3575万元的高价成交,创下了织绣拍卖的最高纪录。

  
历史悠久名扬四海

  我国织绣历史源远流长。据考古资料证明,新石器时代的良渚文化时期就有了丝织品。湖北和湖南古墓中出土的战国和汉代绣品的水平已很高,其中战国楚墓的两件绣品针脚整齐,配色清雅,线条流畅,图案内容有龙游凤舞,猛虎瑞兽,充分显示出楚国织绣艺术的成就;而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锦帛和丝衣更是成了不可多得的国宝级文物。唐代的刺绣工艺有了很大的发展,出现了很多针法,其表现形式也从单纯的服装走向了具有欣赏价值的画幅。宋代绣品中除了一部分实用品外,大部分绣画水平已达到前所未有的传神意境。明代著名画家董其昌曾在书上写道:“宋人之绣,针线细密,用绒止一二丝,用针如发细者,为之设色精妙光彩夺目。山水分远近之趣,楼阁待深邃之体,人物具瞻眺生动之情,花鸟极绰约搀唼之态。佳者较画更胜,望之三趣悉备,十指春风,盖之此乎。”可见他对宋绣艺术评价之高。明清两代绣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有了更大的发展,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民间出现了很多地方绣,有顾绣、鲁绣、湘绣、京绣、粤绣、苏绣、蜀绣等,而苏绣、蜀绣、湘绣、粤绣又被称为中国“四大名绣”。

  织绣收藏可从品种、年代、艺术价值等几方面着手。在品种方面以织和绣而言,织是通过经纬线的各种交织变化而成的丝棉织物,通常所说的绫罗绸缎就是各种不同的丝织物,其中以缂丝最珍贵。绣就是刺绣,俗称“绣花”,是在织物上的一种再创作。按设计要求,以针引线,进行穿刺,通过运针绣线组织成各种图案和色彩的一种技艺。刺绣技法可分为锁绣、钉绣、平绣、纳绣、十字绣、打籽绣、编绣、剪贴绣、串珠绣、发绣等,以清代形成的“四大名绣”,代表了我国刺绣艺术的最高水平。

  
精品纷繁鉴赏有术

  与书画等其它艺术品不同,织绣往往是一件集体作品,绣与缂一般还能说出其作者的名姓,而普通织品就很难鉴定其作者了,当然我们有时还可以依靠织款来识别其作者、作坊或厂家名称。因此在判断织绣拍品价值的时候,除了作者之外,更重要的还是应该从织绣本身去判断。织绣年代的鉴别应从质地、纹样、色彩、款式等方面识别。

  质地就是织绣的底料,它的制作结构很具有断代性。例如五枚缎,目前所知,它的出现最早在元代。所以如果见到的织物是五枚缎,它一般不会早于元代。如果见到一件八枚缎,它的产生一般在清代,而且是清中晚期的可能性更大。纹样和色彩也最能反映不同时代的变化,而且有时同瓷器、绘画等艺术品一样都有同时代特征。比如绣品上龙的变化,明代以前的龙身体细长、造型多变,甚至连龙爪的数量也是不确定的。但到明代,龙的造型逐渐定型,龙头扁状、侧面、猪嘴、尖齿,嘴巴上唇明显拉长,并向上翻翘,头上毛发合拢后向上,花肚皮,轮形五爪,样子凶猛。到明代中期龙嘴闭合,上下长短基本相当。到明晚期,龙头加大,双眼突起,嘴开启,常作戏珠状;到了清朝,龙身逐渐变粗,龙头如猪头,眼神无力,龙须披散。在色彩的使用上明代装饰性强、庄重,明万历时流行著名的万历五色。清前期颜色深、暗、沉重,接近明代。乾隆时期流行玫瑰紫、绛色;嘉庆时流行香色、浅灰

|<< << < 1 2 > >> >>|

·上一篇文章:苏绣收藏日渐升温 兼具欣赏与收藏价值
·下一篇文章:手工刺绣服装收藏“钱”景诱人


 

相关新闻

·英国王室收藏中国苏绣艺术品
佚名
 
·四川博物院收藏蜀锦清明上河图
张 衡 王雪娟
 
·收藏玩出新花样 年轻人是另类收藏主力
佚名
 
·盘点最易收藏的品种
佚名
 
·专家支招“清三代”官瓷收藏
佚名
 
·紫砂壶的鉴赏与收藏
佚名
 
·漫议古代碑帖的收藏
佚名
 
·连环画收藏 莫以页数论价格
佚名
 
·收藏石头要分清“藏品石”和“商品石”
佚名
 
·购买收藏贺岁金条有诀窍
刘龙海